華玉清,江蘇淮安人,國家一級美術師,師承于右任、張大千弟子劉田依老師,系吳承恩書畫院院長、上海六小齡童藝術館世界西遊文化書畫院院長、北京紅色将相文化交流中心副院長及甯波分中心高級顧問。
華玉清京劇表演藝術師從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沈飄芳、劉福喜、單連生,擅長京劇人物畫、美猴王作品,嚴格的酷似脫胎換骨的專業訓練,使他對京劇表演藝術的手、眼、身、法、步程式娴熟于心,極具戲劇性的是他在戲校中遇到了書法家、音樂家、畫家劉田依老師。
由于華玉清小時酷愛畫畫,順理成章地成為劉田依老師的入室弟子,從此華玉清成了戲校内最忙的學員。
華玉清在畫室中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他立即尋找屬于自己的藝術藍圖,要用人生的每一步去細心描繪以最後完成屬于自己的完美作品。在劉田依老師的指導下一錘定音:走創作京劇人物國畫、油畫和美猴王之路。
一邊要練翻跟鬥、練武打、排戲演出,一邊要臨帖、臨芥子園,臨石濤、大千、徐悲鴻、齊白石作品。每晚上床,他的雙腿是用手慢慢搬上床的。練書法、繪畫,手在有時居然連面條都挑不動。雖苦,雖累,華玉清認定了這兩門專業,抱定兩大國粹不放松。
他在舞台上生活十年,鬧天宮一劇中二郎神就演了八年。
華玉清青年時舞台劇照之一
内容和形式的統一促使華玉清對京劇,國畫這兩大國粹再認識,國粹京劇表演藝術跟地球上其它存在的事物不一樣,它是多少代無數藝人源于生活而創作的,它是理性和感性的結合,既偉大又普通,它的人物塑造是通過每一個行當的形體身段表現出來的,形是突出的一大關鍵問題,如果還用新、老文人畫之法,重筆輕象、重神輕形的手法去表現,畫出的作品根本代表不了京劇表演藝術,京劇表演藝術的東方之美将蕩然無存!
他認為必須發揮素描中關于結構、體積,透視知識的技能。
他大膽地推翻前人(象與不象之中)的名言和創作理念。具象,隻有具象展現生、旦、淨、末、醜的表演特點,成為表達故事和人類命運的載體。華玉清歸納的四種表現手法為:處子美、動态美、殘缺美、雕塑美,分别應用于創作生、旦、淨、末、醜等行當的手法。
他在創作穆桂英出戰時就狠狠地抓住(動态美)這一表現形式:穆桂英一個“鹞子翻身”的瞬間定格!穆桂英那修長的雙眉,略顯女性美的杏眼圓睜,堅定地遠視正前方,靠旗,翎子,馬鞭,靠子和下擺,纓穗,兵器涮、涮、涮,刹那飛動襯托了穆桂英那勇往無前決勝千裡的浩然正氣,再配以四面出鋒的筆觸,枯濕濃淡的水墨,若隐若現、色彩斑斓地塑造出了不與人同的氣吞山河的巾帼英雄形象。
華玉清創作的國畫穆桂英策馬揚鞭戰必勝
再說油畫“天霸拜山”的創作:窦爾敦運用“殘缺美”手法塑造:左臂高擡左拎袍子,右臂下沉夾翎子,雙臂擡、沉要圓而有力度,左腿擡起,呈金雞獨立之勢,胸脯偏左,面部偏向相反方向,虎目圓睜,這麼一個山大王的氣勢初步展現。
畫面左邊略偏下方的黃天霸也非等閑之輩,采用“雕塑美”的手法:他開腿“弓箭步”右腿弓左腿神,右臂過頭、翻腕,左臂平伸略上擡“翻腕”雙手拉起戰袍下擺面略向左傲視對方,面部和胸脯呈相反方向一個叱咤風雲的江湖豪傑亮出了“雕塑之美”,加之油畫明暗透視色性等科學方法,運用光線、色彩、筆觸特别是色彩的豐富窦爾敦這個大花臉殘缺美更是有用武之地,呈現出了東方之美的油畫京劇人物的作品。
華玉清創作的油畫窦爾敦與黃天霸
華玉清經過幾十年的摸索和錘煉,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國畫京劇人物畫和美猴王作品及油畫京劇人物畫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績,特别是與六小齡童在廣州舉辦的“六小齡童·華玉清西遊文化書畫展”,現場由華玉清作美猴王畫,六小齡童題字。
六小齡童與畫家華玉清
該畫展對華玉清先生創作西遊文化題材作品的認知有了質的提升和飛躍,衆所周知,六小齡童對孫悟空這一角色的塑造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深入人心。在華玉清創作西遊人物畫時,與六小齡童不斷交流創作心得體會,共同翻閱資料,通過六小齡童的解說和現場動作示範,終于創作出了别具一格的京劇人物畫,為中國畫壇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并且引起了國内外美術界的轟動。
畫家華玉清創作的美猴王作品之一
多年來,華玉清畫家獲得贊語,如:
香港收藏家雜志:好功夫!
六小齡童:華老師動作沒問題!
陳藝鴻:(贊八仙過海)八仙過海作品是華老師的又一傳世作品!
劉田依老師:華玉清京劇人物畫超越了前人!
新華社記者楊信:華玉清創作了國寶級作品!
華玉清從藝六十多年過去了,現在每日仍堅持耍棍、舞刀、踢腿、涮腰、創作,這才是真正厲害的人,因為他早就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并且不遺餘力地為之拼搏,這就是生活的追求,也是生活的價值。
我們衷心地祝福畫家華玉清不斷地創作出更多的優秀作品。(作者:華佳)
責任編輯:王新顔